近日,根据《开云足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评选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经严格筛选和审核,共有17个分部的112个创新创业案例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6名。保定电大顺平分校学员张国桥的案例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演绎创业人生》,荣获一等奖,顺平电大书记吴月英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自国家开放大学于2004年启动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保定电大积极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建设,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尝试有益的探索。学校高度重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教学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引培并重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固本强基提升网络支持服务,狠抓教学常规和重点教学环节落实,确保教学效果与质量。《在“希望的田野”上演绎创业人生》这部作品就是保定电大学员张国桥在自我不断成长中感悟出的创新发展新途径。
今后保定电大将会继续提升教师队伍的创业知识水平及创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教学中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加实践性的创业指导实现创新创业知识的大面积覆盖,争取更大的进步。
(撰稿:付毓 审核:赵国华)
附件:
脱贫攻坚党旗红发展林果惠民众
——顺平县张国桥社会力量产业扶贫案例
张国桥,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台鱼乡南台鱼村村民,2010年春参加中央电大“一村一”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习,毕业后又接读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15年1月毕业。现任台鱼乡桃产业协会会长,南台鱼村支部副书记。在读期间先后获“希望的田野”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励;2010年5月获“顺平县十佳创业青年”; 2011年7月获“保定市劳动模范”;2014年2月获“保定市首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 ;2014年4月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2014年5月获第八届“河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15年1月获中国气象局“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奖;2015年5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2015年8月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016年6月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11月当选为河北省党代表。2018年11月荣获河北省山区创业个人突出贡献奖,2019年10月获河北省科普事业贡献奖,荣获2019年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张国桥同志带着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的问题参加学习,他孜孜以求,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电大专、本科的学习,参加系列职业农民培训,2018年参加了中组部农村党员骨干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通过学以致用,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是发展产业的不竭动力
“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张国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既然这样说,也一定要这样做。2000年,顺平县第一届桃花节开幕,台鱼乡凭借着1.2万亩艳丽的桃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张国桥自筹资金,在一个小山包上建起了“望蕊山庄”和“观花台”,为游客提供吃农家饭,野外烧烤、鲜果采摘等项目。通过几年不断的滚动投入,使望蕊山庄成了顺平县桃花节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桃花节期间,张国桥采取不同形式鼓励当地百姓摆摊设点,经营农副产品,山庄经营所用的干菜、柴鸡蛋、红薯等全部来自当地百姓,不断扩大桃花节的接待能力,使当地百姓参加到了桃花节旅游服务中来,增加了收入。近几年,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采摘、观光体验服务,创建了全国劳模、岗位专家联合创新服务基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围绕技术创新,建立品质提升园示范、技术服务,增加果农收入。依托顺平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尧乡优鲜”建设,出席第22届中国农产品洽谈会乡村产业发展论坛,带领顺平农业企业去南昌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赢得百余次的客商咨询以及千人次的人流参观,了解同行业其他产品品质及销售情况,学习了先进经验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带动效应。入住建行善融商务及832扶贫商品平台,采购、推介贫困户农产品,为贫困户直接增收。
二、不断提升质量效益是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鲜桃种植是顺平县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贫困群众的参与产业发展的方式还很有限,获得的收入还远远不够。为使鲜桃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群众能获得持续稳定收益,张国桥又把眼光放在鲜桃产业园区建设上。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攻坚克难,目前,鲜桃产业园达到辐射5个村、桃林面积15000亩,示范区3500亩的生产规模,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台鱼”“望蕊山庄”商标,2018年园区被评为“市级精品园区”和“保定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随着产业园区规模的扩大,他还牵头组建了台鱼乡桃产业协会和望蕊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鲜桃种植、销售、果品采摘、农事体验、科普展示、农家餐饮、乡村旅游等。实施公司+协会+合作社+果农模式,建成餐饮住宿设施、400平米职业农民培训教室、2000平米果品交易市场、800平米冷藏保鲜库和农资配送中心以及小气候观测站、病虫害测报站,使园区走上了依靠科技支撑,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路子。2018年创建了全国劳模与专家联合创新工作室,涉及本县及周边县乡单位和个人 1300多户近万人,辅射林果面积三万亩。形成了以鲜桃种植为主导,生产服务为基础,桃园休闲为补充的产业链条。桃产业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村先进单位,合作社命名为国家级示范社。
三、建立密切利益联结是实现共同致富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张国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进一步密切了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引导贫困户参与桃产业链的发展,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持续收益,带动了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园区组建了电商销售平台,为果农和贫困户提供网上销售服务,建设分级分拣打包车间,日打包能力达一万单,从16年起,联系组织年轻果农,从微商做起,组织团队,认真学习电商知识,积极与电商平台对接,如今电商销售初有成色。免费提供预冷服务,延长供货期。园区有形和无形资产贫困户可以无偿使用,共享;每年聘请农林科学院、河北农大专家以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培训果农。每年举办一次桃品质交流会,开展“冬剪大赛”,以赛代训,推广果品生产新技术。大力推广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及“省力化”栽培模式,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种植面积,推进品牌建设,提升生产水平和果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周边农民增加收入。目前,张国桥还在带领当地农民群众,实施望蕊山庄农业示范项目,通过桃树种植、品质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园区经济多元化发展。以此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项目依托桃文化,以望蕊桃产业园区为基础,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桃种植与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550余人。通过劳动用工、土地流转、果园代管、保底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带动台鱼乡17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12 户稳定脱贫。
张国桥同志在自身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始终不忘一个党员的初心使命,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农民生产习惯,致力发展富民产业,带领村民逐步走向富裕,赢得了周边农民的一致好评。